上次我講了《方丈記》的作者鴨長明是如何生活在艱難的世界,經歷過磨難的。
《方丈記》的作者是加茂長明,他從平安時代末期屢次發生的自然災害和自身的不幸經歷中汲取教訓,認識到人與家園的無常,並試圖理解什麼是理想的生活方式。 。
這次我就來談談這部作品的內容。
這篇文章中最著名的一段可能是開頭。你們中的一些人可能聽說過它,因為它出現在高中經典教科書中。
「水流不斷,水卻永遠不會恢復原狀。死水中漂浮的歌曲消失並連接,沒有長久存在的例子。又如此。 」。
河水總是流走而不再返回(到同一個地方)。漂浮在水面上的氣泡,一方面消失,另一方面出現,但始終不曾留下。世界上的人和家庭也是如此;他們不留在世界上。
這是一種美麗而富有情感的表達方式,將世界的無常比喻為水面上漂浮的氣泡。它抓住了整個文本的主要思想,並將讀者吸引到文本中。
前半部描述了長明年輕時經歷的無數自然災害使這座城市遭到破壞的故事。
例如,在描繪安本大火(1177年)時,
「一片赤紅之中,火焰被風吹滅,彷彿飛舞般穿過十二個城鎮……就像七件寶物一樣,正在燃燒成灰燼。津津)隔壁」
這些字詞的有力使用方式營造出京都市被一場大火摧毀的可怕形象。
從此,他以敏銳的目光繼續描繪因飢荒而喪生的人們以及因大地震造成的破壞。
長明經歷了許多災難,他敏銳地意識到人的生命和生計的無常。這種情緒可以從下面的句子看出。
“在人類的行為和愚蠢之中,即使你在京都建造房屋,你也不應該浪費你的財寶或擔心你的心。”
(翻譯:人類所做的一切都是愚蠢的,尤其是在京都這麼危險的地方蓋房子,花錢又擔心,這是特別沒有意義的。)
這些經歷使長井對於「房子」的價值觀發生了重大變化。
在故事的後半部分,對「家」的承諾變得更加明顯。
30歲時,他首次建立了隱居(建造了一座小房子),50歲時,他進入了隱士生活(遠離塵世),特別是在日野山(現在的京都伏見區)市)。情況很有趣。
在一個很小的房子裡(3m見方,頂高2m),我們放置了一個放著佛教器皿的架子,陳列著阿彌陀如來和普賢菩薩(以大智慧拯救世間眾生的佛)的雕像。除此之外,他們過著極簡的生活,整理了日本詩歌和音樂的書籍,還有古琴、琵琶等樂器,最後還準備了一張床。
後半部我個人最喜歡的段落之一是表達房子周圍四個季節之美的段落。
“春天,我看富士波。猶如紫雲,聞到西邊…”
(春天,紫藤花如波浪般搖曳,在西邊綻放,美麗如紫雲的紫雲。)
這是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傳達了長明的佛教和藝術情感。
當故事接近尾聲時,我們可以看到長明客觀地審視自己。
在詩的結尾,他寫道:“另一方面,我說‘阿彌陀佛,沒有請求,重複三遍,然後我就停止了。’” (譯:此時,我用不潔的舌頭,已經無法行迎阿彌陀如來的儀式了,只是說了幾句念佛的話,就這樣了。)
這個《方丈記》為我們今天帶來了什麼樣的體認呢?
首先,它傳達了世間萬物的無常性和永恆的追求,以及追求物質財富的限制。今天的情況和800年前的情況是一樣的。
今天,社會進步和改變的速度是巨大的,我感覺個人財富的衡量標準變得更加多元。長井描述了從這樣的社會潮流中退一步,找到一些本質上豐富自己靈魂的東西,並為自己創造一個可以自由享受所發現的環境的成就感,我覺得我可以從他們的外表中學習。
它不一定是完全確定的東西,但它告訴我們創建自己的形式的重要性,即使您不確定。